吉林二合雪鄉規范經營:讓富起來的村民別著急“賺快錢”

車夫張愛國熱情招呼遊客體驗馬拉雪橇。人民網 圖社區公寓大廈抽肥台中市化糞池清理台中化糞池清理
“從去年底開張到現在,3個月賺瞭9萬多元。”吉林省舒蘭市英子飯店的老板娘任麗英爽朗地笑著,“以前靠‘地裡刨食’,一年到頭最多也就賺3萬元,到瞭冬天隻能喝酒、打麻將。”現在,財政補貼支持下蓋起的農傢飯店紅火得不得瞭,不僅她傢老頭開著車去上貨,遠在延吉打工的獨生女也回到身邊幫忙,還雇瞭兩位大廚、兩個服務員,熱熱鬧鬧地念起瞭冬天裡二合雪鄉特色旅遊的生意經。
來到二合雪鄉,令人欣喜的不止童話般的冰雪世界,更有當地100多戶農民的增收故事,共同演繹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序曲。客人多、人手少、想擴大經營,成瞭他們的幸福關鍵詞。公家機關水肥清運
馬拉雪橇旁,車夫張愛國算起瞭賬。這匹馬花瞭1萬元,一位乘客收10元,一個冬天本就回來瞭。“忙不過來,人和馬都累壞瞭。”張愛國笑著抱怨,又忙著招呼旁邊的客人。去年12月14日開業至今,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二合屯每天都要接待遊客上千人次,春節期間更是傢傢爆滿。
冰雪資源曾經隻被看成攝影師快門下的美景,直到當地設立旅遊開發公司並鼓勵村民入股,才讓大傢真切嘗到甜頭。走進低保戶李秋勝傢裡,他正在院子裡喂雞鴨,“2000元入股,政府給我補瞭1500元,自己隻掏瞭500元,去年分紅瞭1000元,以後年年都會有”,樸實的話語中透露著欣喜。不管是否參與經營,傢傢有機會分享冰雪旅遊紅利,原來的6傢貧困戶一年間已脫貧瞭4傢。
被稱為“狍子王”的王玉華是國內聞名的養狍子大戶,但之前純粹靠賣狍子肉賺錢。“托旅遊業的福,30多隻馴化的狍子能靠觀賞賺錢瞭。”王玉華拉著我們走進圍欄動物園,遊客們紛紛捧著玉米粒喂狍子。“15元的門票不算貴,帶孩子來挺值的,還有野豬和松鼠呢。”有遊客邊合影邊念叨。
如何汲取某些冰雪旅遊地欺詐、宰客的教訓?靠什麼實現規范經營?二合雪鄉負責運營的副總楊鳳艷坦承,“目前處於試營業階段,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,靠村民的淳樸,加強教育、培訓是一方面。更重要的是建立嚴肅的獎懲機制,統一定價、有序競爭、嚴格檢查,遴選好推廣平臺與合作夥伴。”讓富起來的村民別著急“賺快錢”,要算長遠賬、穩穩走,已成為管理者心頭最緊最重的任務。
“總書記講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’,對我們二合雪鄉來講,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,就是農民增收的致富寶礦。”二合屯黨支書盧才書感慨道。原來隻靠種地,屯子裡的人均年收入也就6000元,一年多的光景便邁過萬元關。暮色將至,滑雪場上人頭攢動,農傢院裡炊煙裊裊,年味、人氣、獲得感正緩緩蕩漾開來……
(原題為《特色旅遊,助吉林二合雪鄉致富——冰雪生意經 增收增人氣》)

台中清化糞池
77F7E88E885E5201
arrow
arrow

    yrdth5516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